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乐动网页版 - 正文

编者按:自寒假以来,我院学子关注社会,探寻感人事迹,书写英雄故事,弘扬新时代精神,积极传递中国声音。以下是22级韩慧玲的成果展示,讲述了一位退伍军人回乡自主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猛烈的寒风席卷着飞雪,在山中不断叫嚣。穿过这片白茫茫的风雪,一个身穿工作服的背影渐渐浮现。他叫张飞,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忙着给客户们宰羊。汗水流进眼里,他用袖口迅速擦拭一下就又忙起了手里的活。虽然满头大汗,但张飞仍笑着说:“累是累点,但很充实。即使现在是穷快活,我也愿意折腾。”

从2010年参军到现在,张飞已经“折腾”了13年。这13年里,他破过连队记录、当过省军区机关的记者、创过业、助力过家乡的扶贫事业,一桩桩,一件件,成就了现在的张飞。

 

军旅生涯:从“新兵”到“标兵”的蜕变

从张飞记事起,身为退役军人的父亲,常给他讲述革命故事和军旅经历。在父亲的灌输下,他耳濡目染,产生了对军营的向往。2010年12月,在国企工作一年多的张飞放不下心中的军旅梦,决心选择参军入伍。

新兵连里,22岁的张飞与“90后”同年兵相比,年龄偏大,但他并未因此而甘于落后。寒冬腊月,当其他新兵都躺下休息时,他的加训才正式开始:深蹲、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不练到大汗淋漓就不停”是张飞的准则。除了加强体能,他也会虚心向队友请教。“当时有个16岁的队友,他记性好,学什么都特别快,我就经常向他请教技巧方面的问题。”张飞回忆道。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张飞的单杠引体向上一拉就是二十多个,单腿深蹲创造了新兵连的新纪录。进行专业训练时,其他战友两人抬一块80斤的桥板尚且吃力,他却经常一个人抱着一块板桥来回奔跑。三个月后,他以全优成绩通过新训考核。

除了做好军事训练,一有空,张飞就钻进连队图书室阅读军队报刊,从中摘抄好词佳句,剪贴优质稿件,并模仿着练习写短消息,常常一学就是深夜。谈到当“兵记者”的初心,他动情地回忆道:“在部队里,我一直和战友们摸爬滚打,收获了许多的感动,当时就想着用文字记录下那些感人时刻,让部队中美好的情谊传承下去。”

那段时间,训练之余的写稿练习成为他的“铁律”,每天至少一篇稿件雷打不动。天道酬勤,2012年12月,张飞凭借过硬素质被选调到江苏省军区机关担任新闻报道员,成为了一名“兵记者”。

谈及军旅生涯,张飞将部队比作一个“熔炉”,它给了他很多历练,使他变得更有毅力、能吃苦。也正因为有这些品质,他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共青团员到军人再到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转变见证了他的成长,也代表着党组织对他的认可。“可以说,部队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张飞如是说道。

 

自主创业:关关难过关关过

临近退伍,张飞想的最多的就是以后做什么。当时,张飞入伍前的工作单位仍然为他保留着管理层的职位,他却有所顾虑。

张飞出身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家境并不富裕,父亲退伍后落下残疾,母亲也有病在身。他们村里还有不少贫困户,因为深居大山交通不便,所以即使有特色农产品,也没有好销路,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于是,回乡创业的念头在张飞心中逐渐萌芽。

2015年12月,正值他返乡时,宜昌市各类激励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度陆续出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兴山县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张飞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在家乡开展创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张飞认为家乡很适合发展生态养殖,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山林和草料,可以养羊,羊粪又是很好的肥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优质资源。在了解情况过后,张飞说干就干,他将当兵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和退伍费凑在一起,又向亲友借了一部分,筹办起了生态农业。

创业维艰,张飞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父母的反对。当得知儿子在家创业的决定时,父母极力反对,甚至为此爆发过多次争吵。在他们看来,张飞原单位的管理层工作,无论如何都比自主创业更为轻松稳固。通过多次耐心劝导,父母终于理解了他的决定。现在,父母已经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与他共同分担着压力。

家人的不理解尚可调和,但身体的辛劳却不可避免。在寒冬腊月里,张飞五点多就起床忙活,头戴矿灯建羊舍。刚开始进行农庄建设时,他白天割草准备饲料,晚上开着三轮拉泥沙,经常一熬几个通宵。有时碰上母羊半夜产崽,他就整夜守在羊圈。当意识到自己缺乏养殖经验时,他就立刻去找资深养殖户拜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3月,张飞正式建立了生态休闲农庄。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农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羊舍里,羊羔伏在母羊身下小憩,周身的细毛洁白,像搽过油似的发亮。一场雨过后,林间的菌菇野蛮生长,采摘、分拣、晾晒,纯天然的食材就被打包着送往城市的餐桌。夏季,多有千里迢迢来此避暑的客人,在吊床上休息,在篝火旁吃着肉串唱着歌,清风朗月相伴,足以拂去一身疲惫。冬日,互不相识的旅人汇聚在火炉旁,体验着亲自动手烤全羊的乐趣,在微醺时吐露着心事,呼啸的风雪被阻隔在了农庄之外。

可正当农庄生意蒸蒸日上之时,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客源大幅减少、物流停运,一个个棘手的难题接踵而至。在这三年的时光中,张飞也时常会慨叹创业的艰辛,但更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往往是他对自己的激励。把所有不如意化为动力,用正能量抚平惆怅,这是他面对一切困难的态度。在这三年里,张飞联系熟人,请求他们帮忙介绍生意。为了填补资金空缺,他向政府寻求借贷。在淡季,他也没闲着:请来农学院的老师指导自己种花,以美化农庄环境。与此同时,他的口碑为他积攒的一批“回头客”常常再次光顾,亲戚朋友也总帮他介绍生意,所有的努力终于让张飞渡过了这道难关。

回顾创业的艰辛,张飞坚定地说:“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从不后悔。这是自己选的路,吃再多苦,受再多累,我也不会放弃。我一直有个信念: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不留遗憾。”

 

投身扶贫:致富不忘“穷亲”

2016年,张飞建起“农场+农户”公益扶贫模式,引导本村及周边贫困户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羊及小仔羊,承诺保底回收,并免费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贫困户赵运周夫妇都已年近八十,是当地有名的养羊户。老两口常年住在深山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每年喂养的三十多只羊。可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路一直不好。张飞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去帮他们解决难题。2018年年底,他以每斤高出市场价一元的价格全部收购了赵运周家所有的羊,这一单就让赵运周多赚了2000多元。“张飞不仅帮我们把羊全卖出去了,还让我们多赚了好些,真是个实诚人啊。以后把羊肉交给他,我们放心!”赵云周夫妇激动地说道。

同村乡亲宋代国是扶贫“红卡户”,妻子患残疾,而他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干不了重活,因此家庭十分贫困。2016年3月,宋代国养的羊群突然发病,死了好几只。得知情况后,张飞自带药品,免费为其治疗,让宋代国家的其他羊保住了性命。他还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帮助宋代国将滞销的土鸡蛋、香菇等土特产全部在网上销售。看着在张飞的帮衬之下越变越好的家,宋代国恳切道:“张飞对我们尽心尽力,在年轻一辈里真是少有。大伙儿都打心眼儿里希望他的农庄能越做越好!”

为了帮助乡亲们更好地致富,不让已经脱贫的乡亲们再次返贫,张飞想尽办法为村民们拓宽农产品销路,增加收入。为此,他先后参加了十余次省市县举办的创业培训活动。经过不断探索,他依托“互联网+”模式成立了一个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他和农庄的其他成员将本村及周边地区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经过初加工后跟鲜羊肉搭配,做成精品特色礼盒,成功注册“飞哥寨”羊肉礼盒商标。2021年,张飞通过电商销售4000余份礼盒,带动周边农户创收,平均每户都能额外增收500余元。

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张飞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每年过年,他都会向镇福利院捐赠猪肉、羊肉、珍珠鸡、木耳、环保炭、花生瓜子等过年必备用品,为贫困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用品,传递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正能量。

“当下疫情有所好转,我会把握好这个机会,让农场步入正轨。我也会始终保持党员本色,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阵地上贡献力量!”这是张飞在新年伊始对自己的期许。

十二载春秋,昔日青年已步入中年,从“新兵小张”到“山里羊司令”的蜕变是艰辛的,但也是值得的。张飞收获了“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宜昌市最美退役军人”“宜昌市百佳农民”、宜昌市“新时代青年标兵”等各类荣誉称号,家乡也在他的带领下越变越好。岁月在他的身上镌刻下沧桑的印记,但他从未改变初心,正如他自己所说,“路还长,梦还远,所以继续往前吧”。

上一篇: 院长讲党课 | 万忆主讲“开学第一课”

下一篇: 新学期展示新面貌 共赴美好未来 2022级本科生4班班会成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