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乐动网页版 - 正文

编者按:近日学校发布2022年校长奖评选公告,“校长奖”设立目的在于褒奖恪守华师校训、弘扬华师精神、感动华师的校内师生。全校每年奖励10名优秀学生,原则上本科生6名,研究生4名。每人奖励20000元。

自2016年设立“校长奖”以来,我院有3名本科生获此殊荣,分别是2014级王鲁婧、2016级杨宇轲和2018级郑雯斐。经过前期采访和编辑,本期和大家分享我院既往校长奖获得者郑雯斐的相关事迹。

“在桂子山上已三年有余,无数次路过梅园,那块镌刻着‘绿魂’二字的石碑总令我想起初入大学时写过的纪念姚水印师傅的文章。姚师傅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督促着我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桂子山上的一棵小树。”在2021年校长奖答辩现场,郑雯斐娓娓讲述着属于她的成长故事,清脆的话语掷地有声,明澈的双眸透露着坚毅。

郑雯斐是我院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荣获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湖北省优秀大学生记者”等称号。曾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省赛特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独立发表1篇论文。曾任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党支部副书记、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团长、新闻传媒中心主任、校党委宣传部华大在线团长,采写、编辑稿件近200篇。

无挑战,不青春——陶陶然潜心科研

在旁人眼中,郑雯斐的科研之路无疑是一帆风顺的:挑战杯、大创、论文、教师课题……这些同龄人努力追求的东西,好像她都水到渠成般拥有了。但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无从知晓。

郑雯斐的科研之路自“挑战杯”启航,那段跌跌撞撞却甘之如饴的备赛经历早已成为她大学四年青春中不可忽视的一段存在。

2019年3月,郑雯斐以科研小白的身份,加入了学院当时唯一一个备战“挑战杯”省赛的团队。彼时正值大一的她还未褪去年少的青涩懵懂,加入团队之初除了惊喜激动外,也有些许忐忑与犹疑:为什么是我?

郑雯斐不愿简单地用“幸运”二字来形容这个宝贵机遇。在她看来,幸运虽是事实,但培育运气的土壤,即所付出的努力,亦非常重要。

郑雯斐与“挑战杯”结缘于辩论。当被问及加入辩论队的初衷时,她浅笑道:“我一向畏惧公开发言,之所以在军训期间鼓起勇气参加学院辩论队的招新考核,就是想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

备赛的辛苦,远远超出郑雯斐的预期。只要周末有比赛,就意味着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在上课之余抽出至少两小时备赛,从查资料、出论、出个人稿,再到模拟、复盘、正赛,其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当周围一半多人选择退队的时候,她咬牙坚持,渐渐融入辩论队,并开始享受辩论。也正因为在辩论队踏实勤奋的表现,令她被学姐和老师关注,拥有了加入学术团队的机会。

在团队里,郑雯斐以谦卑的姿态,努力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尽全力做好每一个任务。“那段时间我几乎就是住在学院的状态,每天一下课就去学院,认领了任务就开始埋头做。”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申报作品最终获得了省赛特等奖和国赛二等奖,创学院建院以来“挑战杯”赛事最好成绩。

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郑雯斐以在备赛时制作的MG动画为基础,重新修改完善,参加了计算机设计大赛,无心插柳柳成荫,申报作品获得了省赛二等奖。

“挑战杯”的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郑雯斐的科研兴趣,更让她有信心和能力去挑起大梁,独自思考选题、申报项目、撰写论文。此后的日子里,她主持1项A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3项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部顺利结项。

生似静湖,心有惊雷,少女将科研的种子初种,时隔四年已硕果累累。如今,郑雯斐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继续追寻她的学术理想,并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贡献她的一份力量。

担道义,著文章——怀理想奔赴星辰

除科研外,“文字记者”是郑雯斐身上最闪亮的标签。她一路坚持,将这个身份贯彻了四年。

早在2018年暑假,郑雯斐就参加了党委宣传部指导举办的华大在线暑期营,学习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整整一个月,郑雯斐从零开始,全身心投入,把听课、完成作业当成每天的首要任务,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优秀营员。自此,文字之花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从2018年夏天到2020年秋天,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多少个深夜,献给了在线。”每每回忆起在华大在线工作的经历,郑雯斐都百感交集,“两年的经历,不仅打磨了我的文字,也磨砺了我的性情。”她曾组织过2019年军运会、2020年毕业季的专题报道;报道过学校党代会、毕业大合影、迎新晚会等重要的党政和校园活动;采访过如孙静竹、王社怡、余晓叶等往届校长奖获得者。

四年间,郑雯斐历任华大在线团长、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团长、新闻传媒中心主任。从见习记者到记者编辑、团队负责人,华大在线和恽代英新闻采访团见证了郑雯斐的每一步成长。

担任校园记者期间,她共采写稿件87篇,编辑稿件110篇,组织专题报道10余次,累计字数20余万。近10篇新闻作品发表于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她也曾荣获2019-2020年度“湖北省优秀大学生记者”(全省4人)。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段与文字相伴并深深扎根其间的日子。

“写稿很累,但指导老师的一句肯定,便能让疲惫烟消云散;工作很多,但若是敷衍应付,旁人亦能一眼看出。”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只余键盘打字声的时刻,郑雯斐不厌其烦,对照批注耐心修改着自己的稿件,一遍遍精益求精。正是有了几十篇党政新闻稿的沉淀和积累,郑雯斐才得以将文字功底训练地较为扎实。而在每一次做专题、进行深访、完成人物稿等大稿件的过程中,她的写作能力亦得到快速提升。

“机会固然重要,但如何把握每一次机会获得自身的十足进步,更为重要。”这是郑雯斐在校园媒体工作期间最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青年志,报国情——以新闻抒写使命

砥砺品行、新闻报国,是郑雯斐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2018年9月,初来桂子山的郑雯斐刚满十八岁,就在第一时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她成为年级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受疫情影响,于2021年12月顺利转正。四年时间里,郑雯斐珍惜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用心感受藏匿在市井街头的人文烟火,探寻红色旧址与红色人物,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以新闻人手中的笔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2020年10月到2021年4月,郑雯斐牵头负责学院与武昌区中华路街道合作的“楚巷风华”项目,从前期踩点、项目策划,到组织实施、采写稿件,历时六个月。项目推进过程中,郑雯斐带领团队重点采访了都府堤社区15位年龄为“60+”的网格员。他们是活跃在社区的一群可爱可敬的老党员,同时也是在社区工作多年的退休党支部书记。他们古道热肠、乐于奉献、老有所为,被亲切地称为“红巷爷爷”。

采访中,“红巷爷爷”以讲故事的口吻,回忆着自己人生中的那些难忘时刻。郑雯斐听完,备受鼓舞与感动。采访完成后的清明假期,她专注于写稿、改稿,最终带领团队完成了8篇人物稿和2篇群像。项目专题成果助推“红巷爷爷”荣获“武汉楷模”称号,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于郑雯斐而言,能够倾听这些老党员的不平凡经历,并用文字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事迹,是一种莫大的满足。

2021年3月,郑雯斐随采访团一行前往上海和嘉兴,重走党的初心路,溯源红色新闻史。从老渔阳里2号走到新渔阳里6号,再自望志路106号走向嘉兴南湖,采访团所行之处无不诉说着百年来的沧桑巨变。驻足于此,郑雯斐亦感受到了百年前革命报人们的赤子情怀与办报热忱。实践结束后,郑雯斐撰写的新闻稿《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发表于光明日报,活动侧记获华中师大报整版报道。

作为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党支部副书记,郑雯斐扛起了撰写党团材料的重担。她坦言:“公文写作并非我熟悉的领域,写材料也的确有些枯燥。但既然事情交给了我,就要用心去做好。”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恽代英新闻采访团党支部于2021年荣获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学校第二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同级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校“红旗团支部”。

同年11月,郑雯斐和老师同学花了整整三周,完成了第三批全国样板党支部的申报工作。作为负责人,她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其间,申报书从初稿到最终定稿历经十余次修改,大到框架调整、内容填充、标题拟定,小到语句修改,她尽心尽力,全程参与,只求无愧本心。

人生理想相融于时代洪流,青葱岁月浸染于笔墨书香。郑雯斐的本科生活虽告一段落,但新闻报国的步履从未停歇,青年党员的使命仍会续写。

回首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活之于郑雯斐,是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作为一名华师学子、一名新闻人、一名零零后青年党员,她深受绿魂精神感召,愿做桂子山上的一棵小树,在华师生长,从华师勃发。唯愿岁月骛过、山陵浸远之时,仍能保持树的谦卑与务实。所过之处,只此青绿。

上一篇: 爱欲谎容与生存悖论——观影沙龙第77期顺利举办

下一篇: 我院2022级新生防诈骗安全知识暨防艾讲座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