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乐动网页版 - 正文

坐上私家车,打开地方广播电台,穿梭于各个小镇与乡村,和全国的游子一样,每逢春节,枝江人也会开启一段漫长寂寞的回乡之旅。打开FM94.4电台频道,疲惫的人们常常被一段突如其来的战场厮杀声警醒,紧接着家乡方言告诉他们:这是枝江当地口口传颂的情景广播剧——《青年英雄潘天炎》。

“几年前,我在乘车途中偶然地听到了有关潘天炎的广播剧,其中,潘天炎的扮演者将这个小士兵身上的机灵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位地方电台的忠实粉丝透露道。他每日往返于城区单位和乡镇住所,《青年英雄潘天炎》于他并不陌生。

逼真的战场音效、嘹亮的战歌、亲切流畅的乡音,这些不仅成为了在外游子心目中的“回家的声音”,也让一段传奇的抗美援朝故事留在了无数后辈的心里。

鼎盖山头的杀敌传奇

1932年12月,潘天炎降生在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袁码头村,一户穷困潦倒的乡下人家。风雨飘摇里,这个贫苦的家庭每天面对的不只是清锅冷灶,还有兵戈扰攘。潘天炎10岁那年,其父惨死在日寇的殴打之下,没多久,母亲也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

1949年6月,孤身一人的潘天炎成了国民党的壮丁,年仅17岁便不得不走上炮火连天的战场。同年8月,行至湖南,潘天炎所在的国军部队被解放军击溃,而潘天炎也幸运地被一名解放军营长救下。

看到斗志昂扬的解放军战士,潘天炎两眼放光。他立马找到部队首长,请求加入解放军,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首长看着因常年营养不良而身材瘦小的潘天炎,摇了摇头,最终以身体素质不合格为由,拒绝了他的参军请求。但他不肯放弃,一路跟随部队,坚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部队首长渐渐被他的坚定信念打动,最终批准其破格入伍。

1950年10月初,朝鲜战争一触即发,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迅速派遣军队赴朝参战。18岁的潘天炎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入朝,成为首批作战的战士,并担任机枪副射手。

1951年1月28日,美军来势汹汹,在十多辆坦克配合下,分两路向鼎盖山发起猛攻。潘天炎所在的第38军第112师第334团2营6连坚守高地六昼夜,先后打退敌军4次冲锋,杀伤两百余人。中午时分,上级命令部队向主阵地转移,而潘天炎却因如厕错过了撤退。

彼时我方战场上仅剩下潘天炎一人。还没等他站稳脚跟,美国兵就冲上了阵地。潘天炎见状,立马投掷出捡来的数枚手榴弹,将敌人赶出阵地。

手榴弹尚有一些,但卡宾枪里仅剩一枚子弹。

突然,6名士兵发起进攻,潘天炎心生一计,高声喊道:“同志们,敌人上来了,准备好手榴弹!”潘天炎迅速跳出工事,借助个子小的优势,悄声绕道至敌人后方,趁其不备,扔出2颗手榴弹,敌人当场被炸飞。

敌军见状,立即组织两个排的兵力迂回前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我军进攻。潘天炎跑回战壕,将所有手榴弹盖揭开,一个个往敌群投去,炸得敌军四处奔逃。

防御阵地正面宽阔,涌上来的美军越来越多,潘天炎抱着必死决心,在阵地来回奔跑,扔完手榴弹就扔石头,还不时捡起敌人丢下的卡宾枪扫射,如此往复,又打退敌军几波进攻。

就在弹尽粮绝之际,背后枪炮齐鸣,全连大举反攻,潘天炎才死里逃生。此次战斗,潘天炎孤身一人打退敌人9次冲锋,消灭敌人三十多人,致伤百余人,确保阵地不丢。

年仅18岁的潘天炎在此次战役中荣立大功2次、小功2次,获得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1枚。他的英雄事迹也被陆军38军政治部计入军史,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战争结束后,潘天炎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54年9月,潘天炎光荣加入共产党。

飞入千万家的孤胆英雄

在抗美援朝军队中传唱着一段单弦:“英雄坚守在鼎盖山,智勇双全、虎气逼人、独当一面……”

这首《青年英雄潘天炎》是潘天炎战友梅门造的致敬之作。抗美援朝期间,梅门造作为38军文工队队员奔赴前线,为战士们表演节目。同时,他也借此机会,让军中将士们知晓了一位歌里唱的“姓潘叫天炎”的青年英雄。

据梅老回忆,潘天炎在战斗结束回连部休息时,接受了他的采访。后来在北京学习曲艺过程中,他根据对潘天炎的采访手记,写就了单弦曲目《青年英雄潘天炎》,这也成为了他在抗美援朝前线为战士们表演次数最多的曲目。

1952年,该曲目被制成唱片,在全国范围内传唱,成为了解放军曲艺文艺工作演唱曲目之一。同年,曲艺单弦名家阚泽良先生在赴朝慰问时,为战士们表演了《青年英雄潘天炎》。半弹半唱为军营增添了不少轻松气氛,但铿锵豪迈的唱腔仿佛还能把人拉回那个炮火纷飞的战场,而潘天炎是那战场上屹立不倒的旗帜。4年后,这首单弦曲被编入了大学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材,从此广为传唱。

由于上世纪通讯技术落后,战争结束后,梅门造与潘天炎并未再取得联系。之后的60年间,梅老多次寻找潘天炎,最终于2013年知晓英雄故地。同年5月,梅门造携夫人田宏生前来祭拜。墓地前,昔日青年已成耄耋老人,梅门造百感交集,哽咽着表达了自己60年来对老战友潘天炎的思念。

上世纪50年代的战场外,潘天炎的事迹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1952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他的战斗故事,人民出版社和儿童读物出版社也出版了《青年英雄潘天炎》的连环画册。在现存画册的青色封面上,画着一名手握手榴弹引线,隐蔽在大石头后的山地小兵,手榴弹放置点不远处,是几个刚冲上山顶的美国兵。这名孤身作战的小士兵便是潘天炎。

农业合作化时期,潘天炎家乡人民将当地生产合作社命名为“天炎社”,后改为“英雄大队”,以纪念英雄功绩、向英雄学习。

作家王树增在《远东朝鲜战争》中记录了潘天炎的英勇事迹。原38军军长江拥辉少将曾组织撰写了《三十八军在朝鲜》,记述了“万岁军”第38军抗美援朝的战斗历程。在他的笔下,潘天炎则是个机灵勇敢、带着几分稚气的小战士。在38军军史馆的显著位置,永久陈列着一张潘天炎作战时的照片。照片中的潘天炎俯卧在战壕中,眉头紧锁,怒目圆睁,右手举起一枚手榴弹准备投掷,稚嫩的脸上露出杀气。据考证,这张照片是战后根据真实场景还原并摆拍的。

永不褪色的名字

1957年5月,带着一身伤病的潘天炎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选择了提前退伍。此后,他回到了湖北老家,过上了平淡朴素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征战经历,他也不再向外人提起。复员后,潘天炎先后任枝江县粮食局人事股副股长,百里洲、问安等地粮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于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直至1973年病逝。

据一位志愿军战友回忆,潘天炎原本性格活泼,在班里年纪又最小,受到很多战友的喜爱。可复员回乡的潘天炎却总是沉默不语,常常一个人发呆,或许是朝鲜战场上猛烈的炮火给他留下了精神创伤。

英雄的遗孀黎泽珍老人曾在采访中提到:“他的脸上留有很多个‘黑点’,都是在战场上,炮弹打在脸上,烧焦后留下的像沙子一样的颗粒。”除此之外,因曾在战斗中负伤多次,潘天炎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后来,考虑到潘天炎的身体状况,组织将他调回原枝江县粮食局工会。他一直担任工会名誉主席,直至逝世。

为了纪念这位家乡英雄的功绩,枝江人民为其树立纪念碑,并进行了一系列后期修缮工程。如今,潘天炎英雄墓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园区,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将英雄墓与村庄公路连接起来。逝去的英雄从未远离人民百姓,而是与之共枕一方热土,共饮一湾江水。

踏进英雄墓地,一尊目光坚定的白色半身人物塑像被几棵挺拔的松柏环绕,塑像下方是一块有着“战斗英雄潘天炎”等字样的黑色石柱。塑像两旁分别摆放着一面党旗和宣传立牌,在英雄离世的半个世纪里,无数党日主题活动在此地开展。一代又一代党员伫立在塑像前,听当地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并面对党旗和英雄塑像重温入党誓词。

在英雄家乡的小镇上有一所小学——问安小学。学校师生每年都会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祭奠活动,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潘天炎的战斗故事搬到国旗下演讲,让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印在学生脑海中、流淌在血液里。

一位年近半百的当地老师谈道:“潘天炎是曾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战斗英雄,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从教期间,他时常和同学们聊聊周边小镇和村子的过往,也会讲述潘天炎的故事,让更多年轻跳动的心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英雄的力量。

塑像旁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位家乡英雄的生平简介,一段永不消逝的爱国传奇。墓地四周种有松、竹和梅,人们用这岁寒三友世代守护着战斗英雄潘天炎的英魂,而他那铮铮铁骨和坚强意志则随着梅花一同绽放在凛冽寒风之中。

在家乡人民心中,潘天炎早已不仅仅是那尊白色塑像人物,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的声音文字里,也响彻在地方传统剧种楠管的家乡宣讲路上。

正如作家张有德在《一个英雄的名字》中写道:“你的名字活成一只猛虎,冒着抗美援朝的硝烟,与千千万万最可爱的人并肩,在异国他乡,保家卫国的冰天雪地。潘天炎,一个风雨不朽的名字,一个英雄的名字。”

上一篇: 2022届硕士毕业生春季点名暨求职动员大会成功召开

下一篇: 愿为芳草递春风,共抗疫情守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