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忆南,女,中共党员,新闻传播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月琴教授。连续三年获一等学业奖学金,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十佳团支书、科创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参与或策划6项科研项目、多项实践项目落地。从本科至今,历任六年校园记者、三年团支部书记、两年院团委副书记/恽代英采访团团长。在校期间累计采写新闻作品百余篇,作品曾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多项。
“持续写作、笔耕不辍,达成了我学习生涯中最大的意义与价值”,肖忆南始终将自己的身份视作一名文字工作者和学生记者。在校期间,她累计完成采编稿件百余篇,组织专题报道二十余次,累计字数二十余万,在校内外媒体发表或转载,还有话剧剧本、游戏剧本等个人作品。但对她来说,并不想功利化的追求积累了多少字数、完成了多少篇幅以及获得了怎样的肯定等等,她所期望的,是“通过写作自我建构,不断确认内与外的关系,带入跳出,再代入再跳出,而后产生批判的距离”。
作为恽代英新闻采访团的第六任团长,她始终秉承文以载道的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要求,致力于打造“华师新闻人”的全媒体融合品牌。18年,她与实践队一路向西,辗转来到大理喜洲,回勘“奇迹般的小镇”在抗战时期与华师的时代情义,探寻喜洲乡绅助学的儒商风骨、白族民居的雕梁画栋、喜洲商帮的马运文化,实践队以特稿、摄影图集和微纪录片,写就夏天这一章小小的“西行漫记”。
21年,到上海去,到嘉兴去,她带领实践队逆流而上,回溯红色新闻浪潮,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上,与中共报人们同踏一片土地,再续扛起笔杆冲在革命前排的传奇,再燃以白纸黑字振臂高呼的激情,捕捉将窄小弄堂里的时代光辉。
20年,她担任学生主编,策划组建“楚巷风华”等多个专题项目组,带领团队共撰写或编辑150余篇新闻稿,总计超过26万余字;拍摄微视频15部,时长100余分钟;创作新媒体作品30个。在这些故事中,有古琴大师等非遗传承人,有武昌书店的兴衰之变,也有旧城拆迁里的市井人文,在老武昌旧城换新颜、老街记忆流失的背景下,尝试用口述历史建档的办法,以小见大,真实记录并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转型期中国社会。
从16年入校,加入学院新闻传媒中心至今,做采编记者、做编辑,她确实不负当年所托,始终在路上,一路走出书房,用脚步丈量时代,走出校园,用文字观望世界,在广袤的田野上默默耕读。
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本领,对于如何增进我们的写作能力,肖忆南给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她尤其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她认为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要“听之以气”,始终做阅读中谦卑的聆听者,帮助我们开拓视野、积累语料,不断衍生探寻世界的触角;而阅读专业书,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她说道,“拿起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专业书,都是站在时空坐标轴上一个小小的节点,我们以此为参照系,向前是学习作者的观点,向后是挖掘已有的积淀,向下是确认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向上是思考作者的先进性与局限性。阅读是从难到易的过程,最初的我们白纸一张,去阅读总是很难形成系统的概念,唯有阅读到一定的质和量,才得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与作者的体系不断对照,这才能跟上节奏,才能有研究,以至于创新的可能。”
作为一名七年“山龄”的老山民、一名新闻学子和青年党员,翻年一过便又是毕业,执着的旅行者还是无法停歇,自深深处仍在找寻着伊萨卡。